用心搭橋 連繫企業資源
Amber平日負責華潤創業旗下華潤物流的社會責任工作。她是偶然知道到紅磡社區客廳的青少年渴望認識中華文化及音樂,於是靈機一動,決定籌辦這個葫蘆絲教學項目,自己更身兼導師。
Amber坦言「公司對這類社區參與項目非常支持,不僅調撥經費購買葫蘆絲,讓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樂器;還囑咐我盡量配合小朋友放學後的時間,所以我才能夠在工作時間進行教學。」這種彈性安排,體現了企業與社服機構合作的互惠互利模式,為社區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材施教 展現創意
對於沒有太多教學經驗的Amber來說,教小朋友並非易事。面對挑戰,她靈活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將每節課的時長由一小時延長至一個半小時,確保有充足的教學及練習時間;她又根據性格特點提前安排小朋友的座位,確保互動效果。
最讓小朋友眼前一亮的,是Amber別出心裁的教學法。「我參考了幼稚園老師的教學方式,著重色彩、手勢和語調的運用。」她自行製作教材,將傳統黑白色的音符改為馬卡龍色,讓樂譜變得色彩繽紛。「小朋友的注意力明顯提高了,學習速度也更快。」
葫蘆絲的優勢在於入門門檻較低,即使完全不懂樂理,在專業老師的引導下,幾節課就可以學會吹奏簡單的兒童曲目,對小朋友而言會更有成功感。讓Amber感到驚喜的是,小朋友的表現遠超預期。「他們的學習能力非常高,很多小朋友都展現出音樂天賦,能夠快速掌握技巧。」
最後一節課,小朋友用葫蘆絲合奏了兒童經典曲目《瑪麗有隻小綿羊》和《粉刷匠》,活潑的音符在紅磡社區客廳裏跳動,那份專注和熱情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企業社服攜手 共建共享社區
Amber計劃未來挑選有興趣又有潛質的學生,繼續義務教學,舉辦深度課程,甚至讓小朋友有機會參與表演,展示他們的才華。
Amber深信,企業與社服機構的協作是雙贏的策略。「大企業更應承擔起社會責任。雙方在平等基礎上合作,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一方提供商業資源,一方提供公眾資源。這種優勢互補增強了公共項目的持續性,能夠長遠滿足社會需求。」
紅磡社區客廳中心主任關銘軒說,「對基層家庭來說,能參加定期的興趣班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說是音樂班。但只要有外界的支持,孩子們就能獲得平等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