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資訊中心 文章分享

陳大主教、范晋豪座堂主任牧師(左六)、葉錦輝法政牧師(右七)、福利協會副總幹事文孔義先生(右五)與各嘉賓留影。
安老服務
「恩澤誠傳三十載」 李嘉誠護理安老院暨長者日間護理中心30周年誌慶
崇拜由陳大主教主禮及講道,並由院牧何錦添牧師與聖多馬堂輔理聖品馮智活牧師襄禮。陳大主教以「服務、服事、服役」為講道主題,細數院舍三十年來所蒙的恩典,並指出院舍同工以誠心守護著每一位長者,一直「誠傳」基督「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精神,延續愛的服事。崇拜獻詩由聖多馬堂「忘憂鼓隊」及院友詩班共同獻唱《快樂歌》,歌聲滿載喜樂與感恩,最後以《感謝神》及陳大主教的祝福作結,為感恩崇拜畫上圓滿句號。   典禮由社會福利署深水埗區福利專員馬翠蓉女士、民政事務總署深水埗民政事務助理專員陳樂桐女士及福利協會副總幹事文孔義先生主禮。馬專員在致辭中肯定了院舍的服務質素,欣賞多年來院舍積極支持社會福利署的「老有所為活動計劃」,以創新思維發展長者的潛能。院友代表在典禮上表演讚美椅子舞助慶,並與陳大主教及各嘉賓一同切生日蛋糕,歡欣慶賀院舍成立三十周年。 院舍的認知友善活動計劃 「誠記茶座」承辦了慶典後的茶聚環節,一眾院友義工化身為茶餐廳「伙記」,為陳大主教及各嘉賓點餐及奉上即沖奶茶與菠蘿包等茶點,場面溫馨,充分展現了院友們的活力。   是次三十周年慶典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與感恩,更是對未來的承諾與展望,福利協會及院舍同工將繼續以誠心服務長者,秉持「個別關懷,全面照顧」的宗旨,與牧區及各界攜手讓長者安享晚年,邁向更豐盛的未來。
詳細內容
團隊與龐生和龐太一起在單位裡合照
社會企業
耆樂安居 家—心安之所
73歲的龐先生及69歲的龐太是一個雙老家庭,兩人的身體機能退化,活動能力受限,皆有多次跌倒經歷。最近龐先生又在家中浴室跌倒,雖沒有受傷,但跌倒後變得更步步為營,一步一驚心。奈何居所住了多年,家中雜物日積月累四處堆放,除廁所外,其他地方都難有空間安裝扶手;雜物亦令通道變窄,增加家居危險指數。這個居住了30年的家,再不是他們的安樂窩。   老齡化趨勢下,長者家居改裝服務越見需要,惟坊間較少此類服務。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轄下的社企錦華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受助於各界資助,推行「耆樂.安居」長者家居安全改善工程計劃,由設計師、職業治療師及社工組成的跨專業團隊,為低收入的獨居或雙老長者提供家居改裝服務,共建一個「以人為本」的居所,達致居家安老。 
繼續閱讀
把握嬰兒千日發展黃金期,奠定日後學習及行為的基礎
幼兒服務
香港聖公會深水埗幼兒中心正式投入服務 陪伴嬰幼兒千日發展黃金期
位置方便 設施齊備 中心位處長沙灣,距離南昌站及長沙灣站僅5至7分鐘步程,方便家長接送孩子。中心佔地6000平方呎,環境舒適寬敞,設備完善,設施包括嬰兒休息區、大肌肉活動室、音樂區、角色扮演區、小組活動室及感官遊戲室等,為嬰幼兒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遊戲及休息空間。 
繼續閱讀
Aaron在同心村教雜耍班,廣受居民歡迎
過渡性房屋項目
凝聚「長幼同心雜耍隊」 居民導師傳承夢想
逆風追夢 重拾所想 Aaron與雜耍的緣份始於中學時期,起初他並不太感興趣,直至一次偶然在公園散步,被鄰居玩雜耍的專注神情深深打動。那位鄰居也無私地與Aaron分享各樣花式,從此啟發了他對雜耍的熱情。   雜耍令Aaron重拾自信,為了向父母證明自己,Aaron更加努力練習雜耍,並贏得具代表性的香港青少年雜耍比賽冠軍,「原來我可以有咁嘅成就」。然而,父母卻希望他找一份收入穩定的文職工作。面對父母的不理解和生活壓力,Aaron也曾感到迷惘,一度擔任四年全職教學助理,但Aaron察覺自己對雜耍的熱誠從未減退,最終他決定辭去工作,一邊擔任雜耍導師,一邊做兼職店務員,平衡生活的同時繼續追尋夢想。
繼續閱讀
『牽.手牽手』生命故事體驗館
安寧服務
聖公會生死教育巡禮2024 以生命故事牽動慈悲關懷
香港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將舉行「聖公會生死教育巡禮2024」,推廣安寧服務理念,讓生死教育走入社區。其中「『牽.手牽手』生命故事體驗館」展覽將於8月24日至9月1日舉辦,會透過展品、分享講座、展覽互動環節等,跟大家一同探索生命意義。
繼續閱讀
一眾主禮嘉賓在台上進行啟動禮儀式
特殊學習需要服務
愛童行引入AI系統 為到校學前康復服務揭開新篇章
實現個人化訓練及自動化流程 香港聖公會愛童行計劃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將於2024-25學年引入「Bridge AI」學習系統,為學童提供個人化的學習體驗。系統結合應用行為分析和AI技術,能根據學童的年齡、能力和學習進度等數據模型,透過影片實時分析他們的表現,了解每位學童的學習需要,並度身訂造訓練方案,提升訓練成效。    除此之外,「Bridge AI」系統提供一站式網上平台,能夠自動化處理整個復康訓練過程中接收個案、進度檢討以至年度評估等程序,有助跨專業團隊的成員在不同學校提供服務時,實時取得所需資料,提升團隊協作效率。系統亦可大幅減少團隊處理行政工作的時間,讓團隊能專注提供學童訓練,從而提升服務質素。
繼續閱讀
薇薇(左)和妙珍(右)展示自己的作品
復康服務
康恩園藝術治療工作坊連結母女情
69歲媽媽妙珍和36歲女兒薇薇雖然同居於福利協會康恩園,卻因為分別住在長期護理院和中度智障人士宿舍,見面的機會並不多。自從「藝.述 ART Tales」藝術工作坊的出現,為她們搭建了一座愛的橋樑,讓她們在藝術創作中,用色彩和線條表達對彼此的愛。
繼續閱讀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

加入我們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