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資訊中心 文章分享

陳大主教、范晋豪座堂主任牧師(左六)、葉錦輝法政牧師(右七)、福利協會副總幹事文孔義先生(右五)與各嘉賓留影。
安老服務
「恩澤誠傳三十載」 李嘉誠護理安老院暨長者日間護理中心30周年誌慶
崇拜由陳大主教主禮及講道,並由院牧何錦添牧師與聖多馬堂輔理聖品馮智活牧師襄禮。陳大主教以「服務、服事、服役」為講道主題,細數院舍三十年來所蒙的恩典,並指出院舍同工以誠心守護著每一位長者,一直「誠傳」基督「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精神,延續愛的服事。崇拜獻詩由聖多馬堂「忘憂鼓隊」及院友詩班共同獻唱《快樂歌》,歌聲滿載喜樂與感恩,最後以《感謝神》及陳大主教的祝福作結,為感恩崇拜畫上圓滿句號。   典禮由社會福利署深水埗區福利專員馬翠蓉女士、民政事務總署深水埗民政事務助理專員陳樂桐女士及福利協會副總幹事文孔義先生主禮。馬專員在致辭中肯定了院舍的服務質素,欣賞多年來院舍積極支持社會福利署的「老有所為活動計劃」,以創新思維發展長者的潛能。院友代表在典禮上表演讚美椅子舞助慶,並與陳大主教及各嘉賓一同切生日蛋糕,歡欣慶賀院舍成立三十周年。 院舍的認知友善活動計劃 「誠記茶座」承辦了慶典後的茶聚環節,一眾院友義工化身為茶餐廳「伙記」,為陳大主教及各嘉賓點餐及奉上即沖奶茶與菠蘿包等茶點,場面溫馨,充分展現了院友們的活力。   是次三十周年慶典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與感恩,更是對未來的承諾與展望,福利協會及院舍同工將繼續以誠心服務長者,秉持「個別關懷,全面照顧」的宗旨,與牧區及各界攜手讓長者安享晚年,邁向更豐盛的未來。
詳細內容
Sandy與兩位愛女合照
基金及支援項目
「心意行動」助渡難關 堅強媽媽誕遺腹子 整理哀傷情緒重新出發
兔年的正月初八,本應是Sandy一家平淡又溫馨的一天,她和女兒在家中等待丈夫買外賣回來,未料等到的卻是丈夫墮樓輕生的通知。一家三口天人永隔,事發後的一個月,Sandy還未及消化丈夫離世的消息,卻意外發現自己懷有身孕。經歷起伏的一年,這位堅毅的媽媽用行動證明,母愛足以戰勝一切。
繼續閱讀
蕭婆婆與單位同工一同合照
家庭及綜合服務
年齡無界限 迎東中心90歲婆婆首奪傑出常青獎
古語云︰「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代世人能活至70歲或以上已是難得。隨着醫療科技發達,各人關注健康、養生,長命120歲也不罕見。正因如此,把握每個當下,盡己所能發揮所長,正是活出生命「花火」所在。   今年90歲的蕭阿意(蕭婆婆),搬入東涌迎東邨5年。最初她是服務使用者,參與「迎東邨―香港聖公會東涌綜合服務中心」的活動,認識街坊及社工。性格主動、樂觀的蕭婆婆,很快就成為中心的常客,2018年更成為中心的義工。「我自小耕田,甚麼都要做 ,所以最初來到中心,我都會幫忙做一些簡單派物資,整理場地等工作,不會計較甚麼,幫到手就開心。」蕭婆婆說。   在迎東中心擔任單位主任的黃姑娘Tammy,眼見蕭婆婆有心有力,安排婆婆接受不同種類的義工訓練,例如學習照顧小朋友、陪診、協助帶領鄰近復康院舍「迎康園」院友到戶外活動、以及立平安紙、醫療指示等訓練。「迎東中心相對其他中心規模比較小,就好像一個家庭式的中心,同事、服務使用者及義工關係尤如親人般密切,所以我們為不同年齡的義工,提供各種訓練,讓他們嘗試、突破自己及成長。」Tammy 說。   蕭婆婆在Tammy教導及自己努力下,嘗試不同的義工服務,好似曾經有一位單親媽媽因為生病,未能照顧到小朋友,婆婆就主動幫忙照顧。她說:「我盡我能力照顧小朋友,陪伴他,令他的媽媽放心,我覺得就如同照顧到那位媽媽般,因為我自己都做過媽媽,有需要時有人可以協助,就可以更放心。」   除此之外,婆婆雖然學識較淺薄,仍無阻她教導小朋友數學。「黃姑娘教我用手指計數,我就用手指教小二的小朋友,用手指計數,逗得他們開心,我自己都開心。有需要我就會去做,不會計較。好似可以幫手帶領復康院友看中秋花燈,讓他們透透氣,也是一種喜樂。」婆婆笑言。   蕭婆婆以心服務,結果在Tammy的推薦及幫助下,榮獲年度義工盛事—2023年香港義工獎的「賽馬會眾心行善傑出常青義工獎」。整個迎東中心以至街坊都為婆婆喝采。   「我都好開心,特別感謝黃姑娘,如不是她教導鼓勵,我90歲人又點會可以獲獎呢。其實做義工無時限,亦無年齡限制,9至99歲都可以做義工,長者不一定是被服務的一群,也可以是服務他人。」蕭婆婆希望,可以鼓勵身邊的長者做義工,充實每一天。
繼續閱讀
「童」你玩轉夜世界教材分享會
特殊學習需要服務
「童」你玩轉夜世界教材 助幼童提高表達及思維能力
學前及初小學童口語表達發展範疇繁多,不但需要靈活運用已學習的語言能力,還需具備不同程度的高階思維技巧來應付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情境。其中包括理解及篩選情境中的資訊,從中作出推論、推測,繼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及建議等。    為加強學前及初小學童口語表達及發展能力,邏輯推理及高階思維能力,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愛童行計劃聯同「愛‧家庭」賽馬會成長中心的言語治療師團隊,合力為具備基本敍事能力的幼稚園至初小學童,創作出首套言語教材【「童」你玩轉夜世界】。
繼續閱讀
「十八音樂會」
青少年服務
翱翔希望之音:夢想與恩典 青年音樂盛典
在香港學習音樂的青年人,往往較少機會及平台表演去展現自己,如要進行音樂會形式的表演,更會因場地缺乏而顯得特別困難。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轄下香港聖公會屯門綜合服務—賽馬會青年幹線,聯同青山聖彼得堂及循理會屯門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於去年12月9日在青山聖彼得堂的露天廣場舉行「十八音樂會」,讓學習音樂的屯門區青年能夠一同展現自己,分享音樂的喜悅。活動當晚天氣寒冷,但無阻青年人對音樂的熱誠和觀眾熱情的反應,即使屯門的氣溫再凍,現場參與者的內心仍非常溫暖。
繼續閱讀
四位主禮嘉賓合照
安老服務
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三五同行 創造可能
香港聖公會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35周年感恩崇拜暨慶祝典禮於2023年11月10日在中心舉行,當日四位主禮嘉賓分別為社會福利署黃大仙及西貢區福利專員吳偉龍、聖十架堂主任劉榮佳牧師、香港佛教醫院、聖母醫院、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行政總監陳允健醫生、及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總幹事劉冼靜儀。共超過70位地區友好及協作機構出席,一同見證中心邁進35載,滿有天父的恩典。 
繼續閱讀
Bridge AI學習系統結合應用行為分析及人工智能技術
特殊學習需要服務
愛童行引入AI系統 調節SEN學童訓練 達最佳學習成效
人工智能於近年大行其道,除了成為不少人工作及學習上的得力助手,亦為有特殊學習困難(SEN)的學童帶來莫大幫助。香港聖公會愛童行計劃與貝智人工智能(Bridge AI)合作,引入系統為學童進行訓練,在黃金治療期內大大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 
繼續閱讀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

加入我們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