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資訊中心 最新消息

同心村過渡性房屋外貌
福利協會消息
「同心村」過渡性房屋 五大學合作追蹤研究 證促進居民身心健康 提升住屋安全感 重塑鄰里關係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福利協會)與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嶺南大學、聖方濟各大學及新南威爾士大學合作進行「同心村過渡性房屋研究」,於 2022 年底及 2024 年初進行了兩階段的追蹤研究,追蹤了 110 位入住同心村約 4 個月及 22 個月的居民,了解他們入住前後的變化。研究證實過渡性房屋對居民身心健康、住屋安全感及社區連結三方面帶來正面影響,對未來香港房屋政策及社區服務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研究重點發現: 1. 改善身心健康 研究結果表明受訪者在入住同心村後生理健康有顯著提升,調查以 VR-12 量表評估受訪者健康狀況,發現搬入同心村一段時間後,受訪者的生理健康有所改善。而受訪者抑鬱和焦慮狀況亦得到改善:PHQ-2 和 GAD-2 量表用於篩查抑鬱和焦慮,結果顯示從 2022 年底到 2024 年年初,受訪者的抑鬱和焦慮症狀有所改善,抑鬱風險從 16.4%降至 14.5%,焦慮風險從 15.5%降至 11.8%。   2. 提升社交能力及社區參與度 受訪者對搬入同心村後,對社區服務/支援的滿意度持續上升;社交行為和社區參與度亦顯著提升。受訪者表示入住同心村後逐漸認識更多的鄰居,並在「遇到困難,我能找鄰居幫忙」和「與鄰居的關係很融洽」兩方面亦得到改善;對於參與社區活動的意願,由舊居時的 2.83 升至入住同心村後的 3.69,有顯著的提高。「認為經常參與社區活動很有意義」,由舊居時的 3.32 升至入住同心村後的 3.95;「願意為改善社區作出貢獻」,由舊居時的 3.47 升至入住同心村後的 3.9,進一步確認了受訪者對社區參與的積極態度。   在就業方面,在全職受聘者人數無變化的情況下,兼職受聘者的比例從 8.2%上升至 15.5%;失業(正尋找工作)人數從 19.1%下降至 10.9%。   社區之間關係 (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舊居 現居 (T1 入住後) 現居 (T2 入住後) 認識不少鄰居 2.92 3.27 3.43 遇到困難,我能找鄰居幫忙 2.82 3.1 3.33 與鄰居的關係很融洽 3.35 3.6 3.68 與鄰居的交流頻率 (1=從不;4=經常) 2.59 2.84 3.47   對居住單位滿意度 (1=非常不滿意;5=非常滿意) 舊居 現居 (T1 入住後) 現居 (T2 入住後) 鄰里關係 3.23 3.72 3.93 社區服務/社區支援 2.81 3.98 4.13     3. 顯著減輕經濟負擔 增加住屋安全感 居民從舊居搬到同心村,單位租金和呎租明顯降低。舊居呎租中位數為 38 元,入住同心村後呎租中位數為 18.6 元。同心村呎租中位數是居民舊居呎租中位數的不足一半。租金佔入息比例也顯示下降趨勢,從舊居的租金入息比例中位數 43.1%,降至現居同心村租金入息比例中位數的 28.5%。這顯示入住後,居民居住成本明顯減低。入住同心村後,受訪者感受到租金的負擔有所減輕,對於租金負擔令居民有經濟壓力的感受,從搬入前的平均分 3.59 明顯下降到搬入後的 2.83。(註 : 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研究結果顯示同心村提供了一個更穩定和安全的生活環境,提升了居民的整體生活質量。受訪者對於住房整體安全感的評價從搬入前的 3.14 提升到 T2 搬入後的 4.06。在適應新居所並對生活抱有期待的感受上,從搬入前的平均分 3.24 提升到 T2 搬入後的 4.06,數據顯示出住所穩定性有顯著改變。(註 : 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參考以上調查結果,研究團隊提出以下建議: 1. 有效運用過渡性房屋、簡約公屋等公營房屋項目資源,確保符合資格的住戶能儘早獲配適切的房屋單位 ⚫ 為配合取締劣質劏房政策,政府可考慮安排受影響的合資格住戶優先入住過渡性房屋或簡約公屋,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 ⚫ 讓即將完結的過渡性房屋項目與其他還在營運的過渡性房屋或簡約公屋作協調,確保符合資格的住戶能有選擇地在搬出後平穩過渡至其他還在營運的過渡性房屋或簡約公屋。   2. 加入「八大康健指標」及設立社會服務團隊,並加強就業及醫療支援 ⚫ 在已落成及將落成的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加入「八大康健指標」的概念及設立社會服務團隊,為不同年齡和健康狀況的居民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賦權居民,加強他們的解難能力,以建立一個關愛共融互助的社區。 ⚫ 社會服務機構可針對成年人再就業提供培訓支援,並與專業職業培訓機構合作,為居民提供報讀培訓班的資助或優惠,以幫助有意求職的居民提升職業資格和技能,從而增加收入和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 ⚫ 政府、項目營運機構及醫療團體可考慮在村內增設流動醫療車服務,包括流動牙科服務及流動中醫服務,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更便利的醫療服務。   研究詳情可參考此處 。   居民實證 入村蛻變 Lisa 曾長期蝸居在狹小劏房,惡劣的生活環境與長期得不到工作認同,讓她逐漸失去自信,陷入人生低谷。搬進同心村是她人生的轉捩點,不僅居住環境獲得改善,更重要的是她與許多友善的鄰居建立起真摯的友誼。在同心村,Lisa 感受到居民間的互助文化與人情溫暖。這股力量成為她嘗試突破自我的後盾,讓她鼓起勇氣尋找新工作。工作穩定後,Lisa 更加入村內義工隊,從最初靦腆地探訪獨居長者,到後來擔任大型活動的自信司儀。同心村的社區參與成為她人生轉折點,讓她找回自己的光芒,建立了豐富的社交網絡和社區歸屬感。   Connie 曾於劏房居住逾 15 年,期間數度被迫搬遷,並遭入室盜竊,時常感到不安。長期面對安全隱患,外出時需攜帶所有財物及重要文件,使她的睡眠質素大受影響及長期精神緊張。搬入同心村後,完善的保安服務大大提升了 Connie 的安全感,擺脫過去的恐懼,改善身心健康。以往潮濕幽暗的居住環境導致她的牙周病和哮喘等情況頻繁發作,現在症狀已得到舒緩,緊密的鄰里關係亦讓她倍感安心。曾有一次生病時,街坊察覺後主動探望並為她煲粥,讓她感到溫暖。Connie現在是同心村的兼職清潔員,致力改善公共環境衛生,增添收入的同時也讓生活更有意義。對她而言,同心村不僅是一個安身之所,更是重拾希望與機會的新起點。   「八大康健指標」簡介 同心村引入首個八大康健指標,針對住戶日常生活的八個方面,包括健康、情緒、社交、就業、理財、環保、科技和靈性等,在身、心、靈方面都能得到照顧,並按指標提供服務,鼓勵他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建立自信,裝備他們建立健康正面思維及信心,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同心村亦聯同大專院校合作,向居民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居民對多元發展的需要,從而提供合適的課程及服務。   社交:協助居民了解社交的重要性,有動力學習如何改善或維持自己的社交健康。通過積極參與社交網絡並與他人建立聯繫,培養歸屬感和連結感。 科技:透過推廣資訊科技便利生活,提升居民與社區的聯繫,增添生活意義,同時裝備網絡安全意識,避免墮入網絡陷阱。 健康:提升居民對照顧自己身體健康的意識,同時會有動力學習如何改善或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做運動或足夠睡眠,令自己的身體感覺良好。 情緒:提升居民對照顧自己的情緒健康的重要性,有動力去學習如何改善或維持自己的情緒健康,透過自我調節,對自己的情緒狀態感到滿意。 靈性:提升居民對心靈、生命意義和個人價值(身份感、滿意感)的自我認識(反思、覺察)和正面理解,建立人生目標和方向感。 環保:協助居民了解地球資源有限,善用資源(3R-減用、重用、回收),推廣及建立環保生活模式,以達至可持續發展。 理財:透過裝備理財知識(例如設定短期和長期的理財目標),協助居民學習財務管理,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安全。 就業:協助居民從工作(有薪、義工、家庭照顧者)或追求興趣/愛好中發展知識、技能和潛能,獲得個人成就感,保持健康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詳細內容
籌募活動
福利協會慈善獎券2017抽獎結果公佈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慈善獎券2017活動已圓滿結束,感謝各位踴躍支持﹗抽獎禮已於2017年5月5日舉行,得獎結果如下:   中獎者須致電2521 3457登記,並於2017年5月12日至6月12日期間攜同中獎獎券正本,於辦公室時間到本會總辦事處領獎,逾期獎券無效。 總辦事處地址:香港灣仔堅尼地道112號12樓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獎券活動牌照號碼:4583
繼續閱讀
「最具愛心獎」得獎教堂和學校代表上台接受嘉許狀
籌募活動
福利協會「慈善獎券2017」 圓滿結束 籌款成績美滿 體現堂校社服合一精神
福利協會「慈善獎券2017」於今年3月中旬至5月間舉行,在各界善長、機構友好和同工,以及聖公會群體的鼎力支持下取得美滿成績,共籌得超過460萬港元的善款,將用作孕育及拓展更多具創新性的服務計劃,同時亦為福利協會各項社區支援服務提供資源,讓更多有需要人士得到適切援助。福利協會於5月5日舉行抽獎禮,邀請一眾顧問團成員、贊助商代表和老師,以及西環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和聖路加福群會長者鄰舍中心的服務使用者聚首一堂,一起見證簡單而隆重的抽獎儀式,同時表揚支持商戶和機構,及嘉許籌款額最高的聖公會中、小學和幼稚園,以及各教區教堂。   抽獎禮假聖公會聖雅各堂李國寶社區禮堂,邀請到部份慈善獎券顧問團成員,包括:西九龍教區主教陳謳明主教、東九龍教區主教郭志丕主教、港島教區總幹事徐旭帆牧師、聖公宗(香港)幼兒教育議會有限公司副主席莫裕生、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總幹事謝振強校長、婦女總團團長王紫珊女士,以及福利協會董事會義務司庫盧健明先生為大會抽出60個中獎號碼。現場抽獎氣氛熱烈,現場嘉賓取出手上的獎券即時核對,期待自己成為幸運兒。   福利協會總幹事李正儀博士在典禮上致謝辭:「今福利協會的慈善獎券活動已經連續第3年舉辦。今年除了繼續於聖公會堂、校、社服銷售獎券外,更增添新意,例如義賣自家設計的限量版『慈善愛心熊』,小熊大受歡迎,銷售反應熱烈,為慈善獎券活動帶來額外收益!另外,福利協會得到多個商戶的支持,於3月至4月期間在60間店舖放置捐款箱,既為活動開拓募集公眾善款的渠道,更能增加社會大眾對本會的認識。善款來之不易,全賴大家的鼎力支持和鼓勵,令今年的慈善獎券再次取得美滿成績!」李博士最後衷心感謝各界人士,並勉勵同工們來年再接再厲,繼續籌集善款,令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受助。   隨後,福利協會董事會義務司庫盧健明先生為大會頒獎感謝狀予各個支持商戶。而為向頭獎贊助商起亞汽車(香港)有限公司聊表謝意,福利協會送上由福利協會第21屆傑出義工獎勵計劃嘉許禮榮譽獎得主、88歲的申夏翔伯伯親手設計同製作的剪紙裝飾品。這份禮物獨一無二,申伯伯花上超過10日時間製作,由起草至剪裁都一絲不苟,尤其在設計上花盡心思,在傳統中國剪紙設計上加入起亞汽車(香港)有限公司的商標,又特別添上中國傳統福鼠和金錢圖案,寓意「福在眼錢」,祝願贊助商善有善報,福有攸歸。   另外,大會亦向籌款額最高的聖公會中學、小學和幼稚園,以及港島區、東九龍區和西九龍區的教堂頒發「最具愛心獎」。獎品是由福利協會康恩園樂融融藝術製作的馬賽克愛心拼畫,畫上的心型圖案是由會員人手拼貼,製作精美。「慈善獎券2017」能夠順利完成,實有賴各方人士和團體的支持,包括顧問團成員給予寶貴的指導和廣大市民的慷慨捐助。福利協會會善用一分一毫,悉數用於社會服務,讓聖公會群體,以至市民大眾受惠。   「最具愛心獎」得獎名單: 港島教區:  香港聖公會聖馬利亞堂 東九龍教區: 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堂 西九龍教區: 香港聖公會諸聖堂 中學: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小學: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幼稚園: 聖公會幼稚園   福利協會鳴謝以下商戶/善長的鼎力支持: (排名不分先後) 起亞汽車(香港)有限公司 Mr. Wilson Chu 信和集團 穎業國際有限公司 Oasis of Hope Smartech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Limited 香港護眼 富士施樂(香港)有限公司 OGAWA Health Care International (HK) Ltd. 仁和堂龜苓膏專門店 Play House Management Services Limited Jenn Jewelry  City Miles (HK) Ltd 景樂集團 御苑皇宴 萬希泉鐘錶有限公司 大埔超級城  太陽館‧度假營 海洋公園有限公司 元朗廣場 Choco Choco 美國冒險樂園 Haagen-Dazs 君蘭餅店 宗教教育中心 Dr. Kong Footcare Limited 甜入心 Lemongrass house Health Factor Foods Company Ltd / Manna Organic Station 英記茶莊 Grove Company Limited 80M巴士專門店 喜棧 大樹孩子生活館 DOMA International 二德惠烘焙DIY專門店 牛魔王清湯腩咖哩專門店 王朝盛宴 怡軒酒家 BB Shop Hong Kong Co. Ltd 開記文具 我100分益智玩具專門店 MUSTELA
繼續閱讀
「甜心祖父母」學員穿上畢業袍留影
安老服務
「甜心祖父母」幼兒照顧訓練課程試驗計劃(第一期) 畢業典禮 暨 名人分享會 近40位祖父母順利畢業 同享弄孫樂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於去年9月開始舉辦「甜心祖父母」幼兒照顧訓練課程試驗計劃,於香港聖公會東涌綜合服務和西環長者綜合服務中心招募共40位祖父母參加。課程已順利完成,共有37位學員成功畢業,福利協會上周六假香港聖公會聖雅各堂舉辦畢業典禮暨名人分享會,見證長者學員的努力,一起分享學成的喜悅。大會邀得資深演藝人鄧英敏先生跟大家分享弄孫樂。   典禮開始,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服務總監姜彩燕女士代表福利協會致歡迎辭:「福利協會於2016年獲獎劵基金資助,舉辦了第一期『為祖父母而設的幼兒照顧訓練課程試驗計劃』-『甜心祖父母』課程,協助新手祖父母一起溫故知新。衷心感謝獎劵基金及社會福利署的支持。今天的畢業典禮邀請家人出席,見證在場各位祖父母修畢課程外,更重要是請你們肯定祖父母對家庭的付出和努力,日後能夠在彼此信任、接納、欣賞及包容下,共同為家庭的新生命付出愛與關懷,建立充滿愛而和諧的家庭關係,達致跨代共融。」大會播出學員上課的片段,從影片中見到大家上課時都認真學習,十分投入,畢業學員跟來賓分享感受。   其中畢業學員葉玉蘭笑稱,報讀課程是希望協助兒子和媳婦照顧一對剛出生的孖生孫兒,她未修讀課程前,照顧嬰兒會手忙腳亂,課程不但令她掌握照顧嬰兒的技巧,更令她明白更多與嬰兒父母溝通的方法,與媳婦有更好的交流。她又提到現在很多新穎的育兒技巧和新的育兒工具,她上課後令她充分掌握,媳婦亦都對她更信任。她感到現時做父母的壓力很大,她希望減輕兒媳的擔憂,令他們安心工作。   另外退休夫婦林簡佑、楊順彩一起報讀課程並順利畢業。他們在女兒鼓勵下一起報讀課程,期望為照顧孫兒作準備。修讀課程前,他們擔心自己會忘記照顧嬰兒的技巧,例如擔心替BB沖涼會手忙腳亂,令女兒唔放心。完成課程後夫妻二人照顧幼兒得心應手。林先生笑言,「年輕時為口奔馳,沒有時間照顧子女,所以很開心可以在退休後幫手湊孫,享受一下育兒樂!」。他又稱讚課程內容實用,令他有信心照顧好孫兒。   最後福利協會服務總監姜彩燕女士先為大會頒獎畢業證書予學員,畢業學員都喜上眉梢,為順利完成課程感到興奮。為跟大家一同分享照顧幼兒的樂趣,大會特意安排名人講座環節,邀請資深演藝人鄧英敏先生分享「湊孫」的喜樂。鄧英敏先生為三名小朋友祖父,年紀最小的一個外孫剛於今年1月出生,他對照顧幼兒和如何跟小朋友溝通相當有心得。活動後,大會在場內安排了四個攤位讓來賓參與,輕輕鬆鬆掌握育兒知識。四個攤位分別名為「甜心影樓」、「口殊不簡單」、「有機有營」及「慢慢皂」,分別介紹環保尿布和嬰幼兒產品、適合長者和幼兒的有機食品和手工皂等。
繼續閱讀
慈善愛心熊宣傳海報
籌募活動
慈善愛心熊現正接受認購 為有需要人士燃點生命中希望的光芒
現只需捐出$98,便可認購福利協會「慈善愛心熊」一隻,籌得善款將會撥捐「慈善獎券2017」活動,以支持各項服務發展及教會合作事宜,為更多有需要人士燃點生命中希望的光芒﹗請按此下載訂購表格,填妥後連同善款郵寄至福利協會總會辦事處公關及傳訊部(地址:灣仔堅尼地道112號12樓)。  
繼續閱讀
勞工及福利局蕭偉強局長(後排中)、福利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李本智先生(後排右3)、福利協會總幹事李正儀博士(後排左3)跟福利協會同工與多位榮譽獎得獎義工
福利協會消息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 第21屆傑出義工獎勵計劃嘉許禮圓滿結束 表揚無私義工 分享轉化生命的故事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傑出義工獎勵計劃嘉許禮」,旨在表揚義工、企業義工及團體義工對社會服務的熱誠和付出。今年的嘉許禮已踏入第21屆,典禮於3月11日在香港基督教青年會(港青)北座4樓青年會禮堂舉行,大會邀請到勞工及福利局蕭偉強局長擔任主禮嘉賓,共頒發86個獎項。得獎義工中,年紀最大的為一位92歲的婆婆,年紀最輕的為一位15歲的少女。福利協會於過去一年間共提供了15萬小時的服務,每年服務超過31萬人次。嘉許禮上近200名義工、企業義工代表、團體義工代表和嘉賓出席,場面盛大。   今屆以「關懷服務 多行一步」為主題,鼓勵大家只要多做一點,一些微不足道的事,都可以讓身邊的人感受到愛與關懷。本年度共有3名義工獲「榮譽獎」、51名義工獲「金獎」、18間企業獲「企業關懷獎」和14間團體獲「團體關懷獎」。「金獎」得獎者在過去兩年間義工服務時數達50小時或以上,而曾獲3屆「金獎」的義工會獲頒「榮譽獎」。勞工及福利局蕭偉強局長、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李本智先生、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總幹事李正儀博士分別頒發各個獎項。   主禮嘉賓勞工及福利局蕭偉強局長致辭時表示:「我非常高興出席今天的嘉許禮,既為致力推動義務工作、培育義工人才的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打氣,亦向各位出心出力、默默耕耘的傑出義工致敬。」他續指:「香港的義工運動有如此佳績,有賴像聖公會福利協會這些熱心機構的積極推動。聖公會福利協會共26,700人的義工團隊中,最年輕的小義工只有六歲,最年長的達90多歲;當中亦包括個人、家庭、機構以至企業義工;個人義工每年的服務總時數超過十萬,而團體義工每年的服務總時數亦超過三萬,可見聖公會福利協會作為一個民間義工平台的龐大動員能力和重要性。」他最後感謝義工們不問收穫,默默服務社會上有需要的一群,亦祝願聖公會福利協會會務蒸蒸日上,續創佳績。   福利協會總幹事李正儀博士在典禮上衷心感謝企業及團體義工,毋忘社會企業責任,在繁重的工作中仍不忘服務,對社會上有需要幫助的社群付出愛與關懷。她在致辭時表示:「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一向致力推動義務工作及培育人才,藉著兩年一度的傑出義工獎勵計劃嘉許禮,表揚各位義工的付出。福利協會的義工人數每年均持續增長,人數由去屆15,000人增加至本屆16,000人,一年間共提供了15萬小時的服務,每年服務超過31萬人次,成績驕人。」最後李博士表示福利協會將繼續與香港人同行,致力推動義務工作,讓更多服務使用者受惠,與社會各界人士一同建立一個關愛的社會。      典禮上播放多位義工的服務心聲。他們的善行充分展現出「關懷服務‧多行一步」的精神。另外,定期到坪洲探訪獨居長者,及到國內偏遠村落為兒童義診的善心中醫師林家揚專誠為來賓送上「五色關懷棒」,並教大家如何使用進行「關懷五色 養生五式」按摩法,希望藉按摩法將善心傳承,將關愛傳遞給身邊其他人士。
繼續閱讀
機場保安有限公司代表參觀福利協會的展位
福利協會消息
結合跨界別力量 攜手轉化生命
福利協會一直致力開拓工商界及公共機構的合作網絡,過去更積極參與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舉辦的「商界展關懷」社區伙伴合作展,期望能藉此鼓勵機構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同時亦進一步對外推廣本會屬下的社會企業及社會服務。   今屆「商界展關懷」社區伙伴合作展2017於3月10日(星期五)下午假香港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場內設有逾120個以社會服務及社會企業為主題的參展單位,讓公共機構、工商界與社福界代表可聚首一堂、加強聯繫,從而開拓合作空間以推動針對社會需要的跨界別社區計劃。福利協會安排了不同服務部門的同工於展覽攤位向企業和團體介紹轄下的社會企業、社會服務及創意藝術項目,當中包括:樂融融、恩之手、太陽館∙度假營、好∙廚房、好∙廚房—小賣店、社會醫療支援服務網絡、B Plus專業扭氣球服務、活出彩虹工藝坊、綠無窮環保專門店和青藍天工作室。福利協會的攤位除了展示由社企項目製作的手工藝品、布藝產品、手工皂產品及其他健康食品外,亦邀請了服務使用者即場示範扭氣球、製作潤手霜及皮革扭紋手帶等,並與各機構來賓分享製作心得,鼓勵他們嘗試參與製作,感受箇中樂趣。眾來賓亦對本會介紹的產品及服務深感興趣,紛紛主動與協會同事了解合作詳情,場面非常熱鬧。   此外,社聯製作了「商界展關懷」藝術展品以慶祝活動踏入15周年。福利協會獲邀為有關展品作粉飾。福利協會彩齡學院的長者會員在展品繪上飛鳥及長春藤,藉此表達長者強韌的生命力及好學不倦的精神,活出輝煌的晚年生活。   本年度,共有62間由福利協會提名的商界企業及公共機構伙伴獲頒「商界展關懷」或「同心展關懷」標誌(下載得獎名單),數目為歷屆之冠。福利協會衷心祝賀各個獲嘉許的機構,感激它們對本會無間斷的支持,並且一直熱心回饋社會。展望未來,福利協會希望可與更多愛心企業及團體溝通合作,共同推動社區伙伴合作計劃,為更多有需要人士的生命帶來轉化!
繼續閱讀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

加入我們
返回頁頂